金秋十月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外滩鸣枪开跑,作为世界田径联合会认证的金标赛事,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,赛道沿途风景如画,市民热情助威,共同见证了这场体育盛事,中国选手李明以2小时08分2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打破了埃塞俄比亚选手在该赛事上长达五年的垄断,创造了中国选手在上海马拉松历史上的最佳战绩,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切普科奇以2小时22分45秒摘得。
赛事规模再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本届上海马拉松延续了“一城一马”的特色澳客网,赛道贯穿外滩、南京东路、静安寺、徐汇滨江等城市地标,全程42.195公里,赛事组委会介绍,今年报名人数突破15万,最终通过抽签确定了3万名参赛者,其中包括200余名国际顶尖职业选手,与往年相比,本届赛事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,特邀选手中包括多位波士顿、柏林马拉松的奖牌得主,竞争激烈程度堪称历届之最。
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联合公安、医疗、志愿者等各方力量,共投入5000余名工作人员,赛道沿线设置20个医疗点、40辆救护车,并首次引入无人机急救设备投送系统,确保突发情况下的快速响应,赛事还通过5G技术实现全程直播,为全球观众提供多角度的观赛体验。
本土选手突破自我,李明夺冠引爆全场
男子组比赛中,中国选手李明成为最大黑马,前半程,他紧跟第一集团的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贝和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,节奏稳健,进入30公里后,李明突然加速,甩开两名外籍选手,并在最后5公里保持领先优势,最终以2小时08分23秒冲线,将个人最好成绩提升了近3分钟,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上海马拉松中国选手的纪录,也跻身中国男子马拉松历史前三。
“赛前我没想到能夺冠,但今天的状态特别好,观众的呐喊声给了我无穷的力量。”李明在赛后采访时难掩激动,他的教练张伟透露,团队针对上海赛道坡度变化进行了专项训练,而李明的战术执行堪称完美,这一胜利也被视为中国马拉松近年来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战略的成果——李明曾赴肯尼亚集训半年,并与国际高水平选手同场竞技多次。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名将切普科奇以绝对优势夺冠,中国选手王雪以2小时28分16秒获得第四名,同样创造了个人最佳。
全民参与热潮涌动,跑步经济持续升温
除了专业组别,本届赛事还设有健康跑、家庭跑等大众项目,参与人数超过1万人,许多跑者身着创意服装,或为公益筹款,或为纪念特殊日子,成为赛道上的别样风景,上海市民刘先生带着10岁的儿子完成了5公里健康跑:“孩子从去年开始练习长跑,这次完赛让他特别有成就感。”
马拉松的热度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据上海市体育局统计,赛事期间,周边酒店入住率超过90%,餐饮、旅游消费环比增长40%,运动品牌在博览会上的销售额突破千万元,其中国产跑鞋占比显著提升,业内专家指出,马拉松已从单纯的体育赛事升级为城市经济的新引擎。
科技赋能赛事,绿色理念深入人心
本届赛事在环保方面也做出创新,组委会采用可降解号码布和奖牌,并在补给站推广循环使用的环保杯,通过碳积分系统,赛事预计中和了80%的碳排放,人脸识别技术大幅提升了检录效率,选手完赛后可实时获取分段成绩和赛道照片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马拉松展示上海的活力与包容。”赛事总监周强表示,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赛道设计,吸引更多国际顶尖选手,同时推动群众体育发展。
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在关门时间内抵达终点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画上圆满句号,这场赛事不仅见证了运动员的拼搏与突破,更成为城市精神与体育文化交融的典范。